现代解析
这首词借古讽今,用柔美的意象道尽人世沧桑。
上片以"隔江谁唱后庭花"开篇,用陈后主亡国的典故(《后庭花》是南朝亡国之音),暗示眼前的繁华终将消散。"烟淡月笼沙"化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营造出朦胧凄凉的氛围。后三句写水云含愁、锦帆远航,暗喻历史兴亡如同江水东流,曾经的帝王行宫如今也沦为天涯遗迹。
下片笔锋一转,劝解道:衰柳烟草不必怨恨时光流逝,因为就连司春的"东君"(春神)也不过是人间过客。最后两句尤为深刻——世间万物都是匆匆旅客,谁又能真正找到归宿呢?这种感悟超越了简单的怀古,上升为对人生漂泊本质的思考。
全词妙在将沉重的历史兴亡感,化作轻烟淡月般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写心;看似怀古,实则在问: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我们这些过客,究竟能留下什么?
耶律铸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