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明湖

一曲明湖照眼明,越罗吴縠剪裁轻。
烟峦浓澹山千叠,荷芰扶疏水半城。
历下亭中坐怀古,水西桥畔卧吹笙。
鹊山寒食年年负,那得樵风引棹行。

现代解析

这首《忆明湖》描绘了济南大明湖的美丽风光和诗人对往事的怀念,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很强。

开头两句“一曲明湖照眼明,越罗吴縠剪裁轻”用比喻手法写湖水清澈明亮,像江南名贵的丝绸般轻盈柔美。这里用“越罗吴縠”这种高级丝织品来形容湖水,既写出湖面的波光粼粼,又暗示济南虽在北方却有着江南般的灵秀。

中间四句是两幅生动的风景画:“烟峦浓澹山千叠”写远处群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荷芰扶疏水半城”写近处荷花茂盛得几乎占去半个湖面。一远一近,一山一水,构成层次丰富的景观。接着“历下亭中坐怀古”写诗人在著名古迹中追思历史,“水西桥畔卧吹笙”则想象自己悠闲地在水边吹奏乐器,虚实结合中透露出闲适心境。

最后两句“鹊山寒食年年负,那得樵风引棹行”突然转折,表达遗憾:每年寒食节都错过鹊山风景,何时才能乘着顺风划船游览呢?这里的“樵风”既指实际的山风,也暗含“好运”之意,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组镜头:先给波光粼粼的湖面特写,再拉远展现山水全景,接着聚焦亭台楼阁的人文景观,最后以未能尽兴的叹息收尾。诗人通过明丽如画的文字,既展现了大明湖“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色,又流露出对闲云野鹤般生活的渴望,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我们都有过被美景打动却无法尽情享受的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