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秋兴
松瘿独宜画,石丑转增妍。
相将嫣红姹紫,各自得天然。
看遍春风桃李,渐及芙蓉秋浦,雪后与霜前。
造化极工巧,错彩向人间。
莺已老,虫乍语,雁辞边。
因何不乐,镜中青鬓换华颠。
才见梁头燕乳,忽忆吴中鲈脍,弹指便经年。
即景寄吟兴,洒酒对山川。
相将嫣红姹紫,各自得天然。
看遍春风桃李,渐及芙蓉秋浦,雪后与霜前。
造化极工巧,错彩向人间。
莺已老,虫乍语,雁辞边。
因何不乐,镜中青鬓换华颠。
才见梁头燕乳,忽忆吴中鲈脍,弹指便经年。
即景寄吟兴,洒酒对山川。
现代解析
这首《水调歌头·秋兴》通过描绘四季变化和人生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上阕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开篇:歪脖松树适合入画,丑石反而更显独特,各种花草都保持着天然本色。接着用"春风桃李—秋日芙蓉—冬雪霜寒"的四季流转,展现大自然精妙的创造力,像打翻了调色盘般将多彩美景洒向人间。这里用"造化极工巧"点明自然才是最高明的艺术家。
下阕转入人生思考:黄莺老去、秋虫鸣叫、大雁南飞,这些秋日景象引发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镜中黑发变白发,刚看见梁上新生乳燕,转眼又到吃鲈鱼的季节,时间快得弹指而过。最后以"对山川洒酒吟诗"作结,既有借酒消愁的意味,更展现豁达——既然留不住时光,不如用诗歌记录眼前美景。
全词巧妙运用三组对比:自然永恒vs人生短暂、四季轮回vs青春易逝、外界繁华vs内心感慨。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就像用文字绘制的水墨长卷,让读者既看到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感受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岁月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明知时光留不住,仍要举杯敬山河"的洒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