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赤堂联

随地遘艰危,藐是诸孤,更何望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回天敷惠泽,谁非人子,敢或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与责任,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我们可以分成上下两联来理解:

上联(前两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随地遘艰危"),特别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藐是诸孤"),他们还能指望谁来"养大我、照顾我、保护我"呢?这里用四个"我"字层层递进,把孤儿渴望被关爱的心理写得特别揪心。

下联(后两句)转到父母的角度:
父母的爱就像天降甘霖般无私("回天敷惠泽"),天下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非人子")?作为子女,我们怎么敢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给我吃喝"是最基本的,"教我做人"则是更深层的恩情。

全篇最打动人的是两组排比: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像镜头推进,展现孩子需要全方位的呵护;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则像记账本,提醒我们父母付出的点点滴滴都值得铭记。

这种对联的妙处在于:
1. 用生活化的比喻(如"回天"形容父母恩情浩荡)
2. 说理时带着温度(不空洞讲孝道,而是先唤起对孤儿的同情)
3. 对仗工整却自然(上下联的"我"与"之"形成呼应)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古人用更凝练的文字,把这种双向的亲情羁绊写得既深刻又接地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