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秋堂赴京口酒人

客怀正赖春相与,苦欲留春天不许。
送君一舸下南徐,落花起舞流莺语。
鲛人浴出扶桑趼,天女染作红云段。
君从何处得锦机,借与人间为样看。
青杏园深暖漏长。柳绵如雪扑酒缸。
吴姬道字未端正,当垆学唱新番腔。
貔貅百万张颐仰,都将铁瓮盛春酿。
有客风谈四座倾,主人合序诸侯上。
日边此别各南北,君颐始髭我衰白。
何以赠之折柳条,千丝万丝心摇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惜春与送别(前四句)
诗人本想留住春天,但春天执意要走,就像不得不送友人离开一样。"落花起舞流莺语"用动态画面展现春天的生机,反衬离别的无奈。

2. 赞美友人(中间八句)
用"鲛人织锦"、"天女染云"的奇幻比喻,夸赞友人就像天上来的能工巧匠。接着描写酒肆场景:杏园暖日里柳絮纷飞,酒馆姑娘们唱着新曲调,百万将士畅饮春酒——这些热闹画面都是为烘托友人的风采,说他谈吐不凡能让满座倾倒,地位尊贵可比诸侯。

3. 离别感伤(后四句)
点明这是京城(日边)的分别,注意到友人刚长胡须而自己已生白发,暗示岁月流逝。最后用"折柳赠别"的传统习俗,那千万柳丝就像诗人摇曳不定的心绪,把依依不舍之情化作可见的意象。

全诗妙在:
- 把春天拟人化,留春不得与送君不得形成情感共鸣
- 用神话典故和市井生活两种画风交替,既显友人超凡又接地气
- 结尾的柳条意象将抽象离愁具象化,让人想起"柳"与"留"的谐音双关

这种将个人离愁放在春日背景下的写法,既有"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豪爽,又有"柳条折尽花飞尽"的缠绵,展现了宋代文人送别诗特有的情致。

朱继芳

建宁建安人,字季实,号静佳。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