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特赠笔

书成痴,传成癖,平生识字真无益。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管城雅贶情虽重,感此艰难拙于用。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儿饮马镜湖边,不逢汉兵胡自止。
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
长星吐彗南扫北,转祸为福须乘时。
虎头心事不能已,劝君勿弄毛锥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文人痴迷笔墨的无奈,实则借笔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报国无门的愤懑。

开头用自嘲口吻说读书写字成瘾却"无用",连珍贵的毛笔(管城)都觉得自己用着笨拙——这其实是反话,暗示乱世中文人的无力感。接着笔锋急转,用"翠华南渡"等历史典故(指南宋朝廷南逃)描绘战乱景象:胡人(外敌)在镜湖边饮马,朝廷却只知用纹面的士兵(雕面儿)充数,暗讽统治者治国无方。

最精彩的是结尾的转折:先借"长星扫北"的天象表达转危为安的希望,但最终落回现实——诗人(虎头指自己)满腔热血无处施展,只能苦涩地劝朋友"别玩毛笔了"。这种"劝人弃文"的极端说法,恰恰强烈反衬出文人面对国破家亡时,文字救不了国的痛苦与不甘。

全诗像一场内心独白,从自嘲到激愤再到无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危局紧密交织。那些看似矛盾的表述(如说笔能"扛鼎"又劝人弃笔),正是乱世中知识分子挣扎心态的真实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