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金乳池偈》用简单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灵性的场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山矿生金乳"
山里的矿石渗出金色液体(可能指钟乳石滴落的泉水,或阳光照射下的矿物反光),把普通山石比作能产生珍贵乳汁的源头,暗示大自然蕴藏神奇馈赠。
2. "地官闢关门"
想象地下世界有掌管者(地官)打开了隐秘之门,赋予自然现象一种神话色彩——这些金色泉水不是偶然产生,而是被某种更高力量允许显现的。
3. "石矿水直出"
画面突然转向直白的动态描写:坚硬石头中竟有清流直接涌出,形成强烈对比,突显自然界的矛盾与和谐。
4. "供养天心尊"
最后点明主旨:这汪泉水不是普通水流,而是用来敬奉"天心尊"(可能指神明或宇宙核心精神),把自然景观升华成神圣祭品。
核心魅力:
诗人用20个字构建了一个"矿物产奶-地神开门-石中涌泉-敬奉苍天"的奇幻链条,把地质现象写成有灵性的仪式。看似写景,实则表达人对自然的敬畏——山石流水不再是死物,而是天地间神秘能量的具象化。这种将平凡事物神圣化的视角,能让读者重新发现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自然奇迹。
释定光
释定光(九三四~一○一五),本名郑自严,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年十一出家,年十七至卢陵从西峰圆净大师学。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驻武平县南安岩。真宗景德初迁虔州,终三年复返。大中祥符八年卒,年八十二。遗偈一百一十七首,苏轼、郭祥正等尝有题咏,均佚。《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有传。今录偈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