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拟送友人之官长沙

无不长沙吊贾生,贾生也自吊灵均。
头陀暗里争餐鲙,却把乾鱼哭向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主要是为了送别一位即将去长沙做官的朋友。下面我们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第一句“无不长沙吊贾生”,意思是说,去长沙的人都去悼念贾生。这里的贾生指的是贾谊,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自杀。这里李白用贾谊来比喻即将去长沙做官的朋友,意思是说,你去长沙后,也会像贾谊一样遭遇不幸。

接着,“贾生也自吊灵均”,这里的灵均指的是屈原,屈原也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因为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李白用屈原来比喻贾谊,意思是说,贾谊在长沙遭遇不幸后,也会像屈原一样自我哀悼。

然后,“头陀暗里争餐鲙,却把乾鱼哭向人”,这里的头陀指的是佛教徒,鲙是一种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教徒们在暗地里争夺吃鱼的机会,却把干鱼哭向别人。这里李白用这个场景来比喻即将去长沙做官的朋友,意思是说,你在长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要学会面对和解决。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去长沙做官的朋友的关心和祝福。诗中既有对朋友未来的担忧,也有对朋友坚强面对困难的鼓励。这首诗的精髓在于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真挚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