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庚子五月书感
步虚只道闻天籁,谁料红愁绿惨,无端纷错。
分付冯夷休浪舞,怕玉镜、被云遮却。
怎不念、璚宇高寒,送与六铢著。
吟罢玉川,月蚀清光无恙,只是虾蟆轻薄。
歌管俊游,咏觞胜侣,未碍及时行乐。
向青天试问,忍缺团团桂花魄。
待看取鲸呿响息,鲛泣声潜,效灵来海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庚子年(1900年)五月,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动荡。作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暗喻时局的混乱和内心的忧虑。
上阕: * “方塘月朗,曲阑尘定”: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月夜图景,池塘映月,栏杆无尘,一切显得平静祥和。 * “一霎风起蘋末”:突然,一阵风吹过水面的浮萍,打破了宁静。这“风”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暗指外敌入侵或时局动荡。 * “步虚只道闻天籁”:原本以为听到的是天籁之音(美好的声音),却没想到是“红愁绿惨”(花残叶败)的凄凉景象。 * “分付冯夷休浪舞”:冯夷是水神,作者祈求水神不要兴风作浪,怕“玉镜”(月亮)被乌云遮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怎不念、璚宇高寒”:璚宇指月宫,作者感叹月宫高寒,难以企及,暗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下阕: * “吟罢玉川,月蚀清光无恙”:玉川指月亮,作者说即使吟诵完诗歌,月亮的清光依然无恙,但“虾蟆轻薄”(指小人)却在作祟。这里讽刺了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醉生梦死、不顾国家安危的人。 * “歌管俊游,咏觞胜侣”:描写了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他们歌舞升平,饮酒作乐,仿佛时局与他们无关。 * “向青天试问,忍缺团团桂花魄”:作者质问苍天,怎么忍心让月亮(象征国家)残缺不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悲愤和无奈。 * “待看取鲸呿响息,鲛泣声潜”:鲸鱼和鲛人都是海中的生物,作者希望它们停止喧嚣和哭泣,象征着希望战乱平息,人民不再受苦。 * “效灵来海若”:海若是海神,作者希望海神显灵,保佑国家平安。
总结: 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魅力所在: * 意境优美: 词中描绘的月夜景象,宁静中带着一丝哀愁,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情感真挚: 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 语言精炼: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语言凝练,意蕴深远。
即使不了解历史背景,读者也能从词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