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边书亭的闲适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湖上轩窗岸岸开,谁家不傍读书台"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湖边的每户人家都敞开着窗户,家家户户都挨着读书的亭台。这里用"岸岸"强调每家每户都是如此,展现出一个书香弥漫的湖畔社区。
后两句"新亭自有人知处,只拣风烟好处来"更显趣味:新建的亭子不用刻意宣传,懂得欣赏的人自然会找来;人们选择这里,纯粹是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这里的"风烟"不是指烟雾,而是指自然风光,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开""傍""拣"这些简单动词,就勾勒出一个充满书卷气又亲近自然的理想居所。这种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对现代人追求心灵宁静依然很有启发。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