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女 其二

一恸怜渠幼,他乡失母时。
止因身未殒,每恨见无期。
白骨投怀抱,黄泉诉别离。
相依三尺土,肠断孝娥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痛失幼女的悲泣之作,字字血泪,句句扎心。

开头"一恸怜渠幼"直接道破核心:最让人心碎的是孩子这么小就离世。"他乡失母时"更添凄凉,暗示孩子可能是在异乡病逝,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中间四句像四记重锤:"止因身未殒"说父亲活着反而成了煎熬;"每恨见无期"写天人永隔的绝望;"白骨投怀抱"是想象中抱着女儿遗骨的画面;"黄泉诉别离"则是幻想在阴间重逢哭诉,这两句虚实交织,把思念写到极致。

最后两句尤为摧心:三尺黄土将父女永远隔开,就像孝女碑(用曹娥投江寻父的典故)一样,留下永恒的伤痛。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剜心之痛倾泻而出,让读者仿佛能听见父亲在坟前的嚎啕哭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