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山间行走的美景。
首先,“天风稳送步虚声”,这里的“天风”指的是自然的风,它平稳地吹拂,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步虚声”则是指行走时鞋底与地面接触发出的声音,因为脚步轻盈,所以声音也显得空灵。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山间行走时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杂和漫山桧柏鸣”,这里的“杂和”指的是混合、交织的意思,桧柏是常见的山林树木,这句诗形容山间的桧柏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唱和着行者的脚步声。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再来看“远望山腰多白石”,这里诗人将视线拉远,看到了山腰处布满了白色的石头。这些石头可能是由河水冲刷而成,也可能是山体的一部分。这样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细看知是野人行”,这句话点明了诗人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个在山中行走的人。这样的结尾,既是对前面美景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间行走的美好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