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修行者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写修行者的生活场景:松树和藤萝静静环绕,衬托出修行者独处的宁静。"履道安禅"说明他通过践行佛法、静坐修禅来获得内心的安定,这种修行方式是他的人生智慧。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禅理:飘忽不定的野云、枯荣交替的春草,象征着世事无常;温顺的异兽和自来熟的山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些意象都在诉说一个道理——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就像果实需要时间成熟,修行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功夫。诗人告诫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下功夫。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山居生活,将深刻的佛理融入日常景物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顺应自然、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要学会静心等待,让一切自然成熟。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