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碧海红桑"开篇,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充满生机的画面,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到南北朝诗人庾信北迁后的伤感。这里作者暗示自己虽然面对美好景色,却像庾信一样怀着离愁别绪。
"银雁"指古琴上的弦柱,"金虫"是古代女子头饰,这两个精巧的意象分别带出"弹愁无人听"和"偎梦不成春"的孤寂。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在洛阳牡丹随风摇曳的春日里,作者最牵挂的仍是那位让他忧愁的"君"(指匑厂先生)。
全词妙在将明媚春景与内心愁绪形成强烈反差,用"碧海红桑"的艳反衬"不成春"的寂,用"洛花风里"的热闹对照"定愁君"的专注。就像我们现代人站在繁华街头却感到孤独,这种情感张力让词作格外动人。词中"银雁""金虫"等器物意象的运用,既典雅又含蓄,把说不尽的愁思都寄托在具体物件上,让人联想到李商隐"金蟾啮锁烧香入"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