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石门

曾学云庵逸格禅,别来江柳几春烟。
相逢水寺初尝橘,忽忆风檐共擘莲。
遥想到山寒食后,却思分首上元前。
与谁振策西湖路,清晓一声啼杜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与一位僧人朋友久别重逢又再次分别的故事,充满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前四句是回忆: 诗人说自己曾向这位僧人学习过禅法,分别后看着江边柳树绿了又黄,已经过了好几年。这次在临水的寺庙重逢,一起品尝新摘的橘子,忽然想起当年在风吹的屋檐下一起剥莲子的情景。

后四句写当下: 想到僧人回到石门山时,应该已是清明后的寒食时节;而诗人自己则开始怀念他们今年元宵节前的分别时刻。最后发出感叹:以后清晨在西湖边散步时,听到杜鹃啼叫,还能和谁一起拄着手杖谈禅论道呢?

全诗妙在: 1. 用吃橘子、剥莲子这些生活小事,写出朋友间温暖的相处细节 2. 通过"寒食后"和"上元前"的时间对照,形成时空交错的美感 3. 结尾的杜鹃啼叫,既是写实又暗含"不如归去"的禅意,余韵悠长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日常场景的回忆和未来独行的想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真挚的友情和淡淡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