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幽静的月夜美景,充满了闲适自得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月光下的溪涧纯净无瑕,秋月圆满地倒映在水中。天空的月光与溪水交融,微风吹拂下,人影随着水波轻轻晃动。这里用"乱水"形容月光在水面的闪烁,"影移人"则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后四句抒情:诗人举杯邀月却触不可及,虽然经常登楼赏月却从不厌倦。美丽的月光永远在眼前,这幽静绝美的景致与喧嚣的渡口截然不同。最后两句"婵娟长在目,幽绝异通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珍爱。
全诗通过细腻的月光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没有使用复杂典故,而是用"举酒""登楼"等生活化场景,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月下独酌的闲适与满足。诗中"厌频"二字用得巧妙,表面说看腻了,实则表达百看不厌的喜爱,这种反语手法增添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