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公讳秀夫,字君实) 其二

七朝迷瘴雾,一昔倒狂澜。
天意竟难料,皇图不再安。
宁甘蹈东海,不忍絷南冠。
自古谁无死,从容就义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南宋忠臣陆秀夫的。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

前四句写南宋灭亡的悲剧:南宋在南方苟延残喘了七个皇帝(七朝),最终被元军攻破(倒狂澜)。诗人感叹天意难测,宋朝的江山终究没能保住。

后四句聚焦陆秀夫的壮烈选择:他宁愿跳海殉国(蹈东海),也不愿做元朝的俘虏(絷南冠)。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人人都难免一死,但能像陆秀夫这样从容赴死、坚守气节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宁为玉碎"的决绝气概。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宁甘""不忍"这样直白的词语,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陆秀夫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坚定。特别是最后两句,把个人生死上升到民族气节的高度,让普通人的死亡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