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一中福建佥宪

蹇劣无外慕,中岁偶成名。
束带趋阙下,获侍君子行。
弱水限瀛洲,明星垂贯城。
迹异虽悬隔,心同常合并。
拙性素寡谐,有盖非徒倾。
乃叔寔严师,令兄况名卿。
而我师事馀,久矣熟芳声。
方深追倍乐,俄动暌违情。
朝廷得一相,贤者宜同升。
端如孤凤起,鹤鹄相和鸣。
八闽连百粤,城郭三山横。
此中持宪节,海波会澄清。
同朝再有日,超迁当政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朋友林一中的送别诗。林一中要去福建担任"佥宪"(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司法官员),诗人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和不舍。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自我谦虚(前四句):诗人说自己能力平平,中年才考取功名,很荣幸能和林一中这样的君子共事。用"弱水""明星"比喻两人虽然身份不同,但心意相通。

2. 赞美朋友(中间八句):诗人称赞林一中家族显赫——叔叔是严师,兄长是名臣。自己早就听闻林一中的美名,相处后发现他确实值得学习。现在突然要分别,感到很不舍。

3. 仕途祝福(接下来六句):诗人认为朝廷重用贤才是好事,把林一中比作高飞的凤凰,其他官员像鹤鹄般应和。暗示林一中这次升迁会带动更多人才发展。

4. 临别赠言(最后四句):诗人想象林一中在福建(八闽、三山都是福建代称)履职的场景,相信他一定能秉公执法、澄清吏治。最后期待将来在朝堂重逢,那时林一中必定政绩斐然。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凤凰和鸣"这样生动的比喻展现人才济济的朝堂景象
- "海波澄清"既写实(福建靠海)又象征司法清明
- 情感真挚:从共事的快乐写到离别的不舍,再到对未来的期待
- 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互相欣赏、共同进步的情谊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平实的语言传递出对朋友能力人品的认可,以及对他仕途的真诚祝福,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