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结伴探访深山古寺的闲适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一行人漫步青山脚下,寻访幽静的树林。"步屧"就是穿着木屐散步,"秪树林"指代佛寺周围的树林。这里用简单的步行场景,就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山寺风光:云雾笼罩着湿滑的樵夫小径,花瓣如雨飘落在古老的石经幢旁。诗人在这里寻找作诗的灵感(觅句),感受禅意的愉悦;点燃香火,体悟佛法的真谛。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山寺的清幽环境,又表达了文人追求精神境界的雅趣。
最后两句将同行的"使君"(官员)比作唐代诗人常建(少府),说他们就像千年前的知音重逢。这里用历史典故,既赞美了同伴的文人气质,也表达了志趣相投的喜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踏青、赏景、悟道等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好友共赏美景、共悟人生的知音之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俗的闲适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