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金华山人春日见寄之什

漠漠鲜云习习风,谷莺娇啭小园中。
谢塘初长如裀草,湘渚难留避弋鸿。
轻雨落花红扑地,惹烟垂柳绿萦空。
寻芳好伴高阳侣,深忆东山采药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居的闲适画卷,充满自然生机与隐逸情怀。

前两句用"漠漠鲜云""习习风"勾勒出春日特有的柔和氛围,山谷里的黄莺在小园中娇啼,就像邻居家活泼的小姑娘在哼歌。随后诗人用谢家池塘新长的如茵绿草,对比湘江上惊飞的鸿雁,暗示自己像鸿雁一样向往自由,不愿被世俗束缚。

中间四句是春日特写镜头:细雨打落花瓣像红毯铺地,烟柳嫩绿枝条仿佛要缠绕住天空。这里用"扑地""萦空"两个动词,把静态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就像我们拍照时用动态滤镜的效果。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踏青,特别怀念那位隐居东山采药的老先生。这里的"高阳侣"指酒友,"采药公"借代隐士,透露诗人向往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把寻常春景写得清新脱俗,通过莺啼、落花、烟柳等意象的层层渲染,最终落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上,就像用手机拍vlog记录春日山行,最后定格在"采菊东篱下"的滤镜画面。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