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登方山》,描述了诗人登上山峰所见所感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下面我来帮你分析这首诗,用现代的语言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精髓。
诗人开始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手持短杖,骑着马,在天风中朝着江的东面前进,前往一座叫方山的地方。这里提到了“天风”,意味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而“千山万山”表明诗人所要穿越的山岭蜿蜒连绵。
接着,诗人提到“秋愁”,这可能是由于秋天的景色带来的某种思绪,或是秋天本身带来的萧瑟感。这里的“大壑”是指深谷或大山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而“白云无数”则代表了诗人所经历的风云变幻,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瑶草”指的是珍贵的草药或香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在这里提到“幽人石路赠瑶草”,可能是指诗人遇到了一位隐居在此的高士,赠给他珍贵的草药,寓意着诗人遇到了指引他前行的良师益友。而“楚色江上愁青枫”则是诗人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人在山巅高歌,聆听湘瑟之音(古代的乐器),饮酒,望着飞来的塞外大雁,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此刻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王孙何事不归去,摇落淮南芳桂丛”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诗人渴望返回故乡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畅游自然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