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

久客厌尘土,幽居怀翠微。
只余清夜梦,长作故山归。
菊已开三迳,松应长十围。
晨钟忽惊觉,犹有露沾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他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开头两句"久客厌尘土,幽居怀翠微"直接点明主题:在外漂泊太久,已经厌倦了喧嚣的尘世生活,心里特别向往家乡那青翠幽静的山林。"尘土"代表世俗的纷扰,"翠微"则象征着家乡的自然美景。

中间四句用梦境和想象来表达思乡之情。诗人说现在只剩下在清冷的夜里做梦时,才能回到故乡。他想象着家乡的景象:菊花应该已经开满了小路("三径"指隐居者的小路),松树也该长得又粗又壮了("十围"形容树干粗大)。这些细节描写让思乡之情更加具体生动。

最后两句"晨钟忽惊觉,犹有露沾衣"特别打动人心:清晨的钟声突然把他从美梦中惊醒,这时才发现衣服上还沾着露水。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梦境的真实感,又暗示了现实的凄凉——原来自己还在异乡,刚才的美好只是梦境。

整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游子思乡的常见主题写得格外动人。通过对比现实的尘土与梦中的翠微,通过具体的家乡景物描写,通过梦醒时分的细节捕捉,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那种深切的乡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那个"露沾衣"的细节,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悠远。

李焘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