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揭露了明代锦衣卫监狱的恐怖和宦官专权的黑暗。
前两句"南所对北监,传是锦衣狱"直接点明地点——南北相对的锦衣卫监狱。这里不需要任何修饰,"传是"二字就暗示了它的恶名远扬,人人皆知。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建筑写到人:"剩有围外人,追思珰祸酷"。现在只剩下监狱外的人,还在回忆当年宦官(珰指宦官)带来的残酷迫害。一个"剩"字特别沉重,暗示监狱里的人可能已遭不测,只有外面的幸存者还在后怕。
全诗最震撼的是它的克制。没有直接描写酷刑场面,只是通过监狱的方位、旁人的回忆,就让人感受到那种笼罩在头顶的恐怖氛围。就像我们现代人说"那个地方",不需要解释就知道指的是什么地方,这种心照不宣的恐惧才最可怕。
诗人用20个字就完成了一个时代的控诉,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普通人在强权下的战栗。这种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