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赞重清芳却恨迟,诗人曾费几多词。
春风无限无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芙蓉花为引子,道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人生道理。

前两句写人们总是后知后觉地赞美芙蓉的清香高洁,古往今来的诗人为它写下无数诗篇。这里用"恨迟"二字很妙,暗指我们常常在美好事物消逝后才懂得珍惜。

后两句笔锋一转:春风里那些不知名的野草同样生机勃勃,不要总说芙蓉生不逢时。诗人其实是在说,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绽放时刻,不必羡慕别人的高光,也不必哀叹自己的平凡。就像春风中的无名小草,只要活出自己的姿态,就是最美的风景。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豁达的生活智慧——不必执着于被认可的时刻,生命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活出真实的自己。这种思想放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这些活在焦虑中的现代人带来慰藉。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