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以及人们踏青游玩的闲适心情。
上片写景:
开头用"欲晴又雨"的天气变化,点出清明时节特有的阴晴不定特点。接着用红杏枝头的燕子和碧桃树上的黄莺,通过声音和色彩勾勒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日画卷——红杏碧桃的色彩对比鲜明,燕语莺声的听觉描写更让画面活了起来。
下片写人:
用"轻衫短帽"的装扮和"扁舟小棹"的交通工具,展现人们春游时的轻松装扮。提到"几度旗亭",暗示这不是第一次出游,而是趁着好天气多次游玩。"斗草"是古代女子的春日游戏,"踏青"是清明传统活动,最后"买花载酒"的描写,把人们带着鲜花美酒享受春光的那种惬意心情完全展现出来。
全词特点:
1. 动静结合:既有天气变化、鸟雀鸣叫的动态,也有红杏碧桃的静态之美
2. 视听交融:色彩鲜艳的植物与悦耳的鸟鸣共同构成春日交响曲
3. 生活气息:不写宏大场面,而是捕捉普通人春日游玩的细节,显得亲切自然
这首词就像用文字拍下的一组春日生活照,让我们看到古人如何享受春天,也让我们感受到穿越千年的春日闲情。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