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题梁承笃郡丞西湖图次吴庆百韵

笑折垂杨去。问当年、升平佚事,唐堤宋渚。春老沧州踏歌散,芳序醉红犹舞。

便洗尽、苍生灰土。留取笏床香草畔,向斜晖、傲睨高前古。

潇洒意,合相许。

群山曾化貔貅宇。饷雄军、一番辛苦,凤毛难翥。月转六桥迟迟下,此是旧愁来路。

有羁客、牵船同住。锦作奚囊偿酒债,舍桃花、渔父谁为主。

毫五色,胜萧鼓。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西湖美景图,同时融入了历史兴衰和个人感慨。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用"笑折垂杨"这个轻松的动作引出对历史的追忆。作者站在西湖边,折下一枝柳条,笑着询问唐宋时期这里的繁华往事。这里提到的"唐堤宋渚"暗示着西湖在唐宋时期的盛况,但如今只剩下春日落寞、歌舞散尽的景象。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用"洗尽苍生灰土"这样有力的句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作者似乎在说:虽然往日的辉煌已经消逝,但西湖的美丽依然存在。他特别提到"笏床香草"(官员用的床榻和香草)和"斜晖"(夕阳),在落日余晖中傲视古今,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潇洒态度。

最后部分通过"群山曾化貔貅宇"(群山曾经是军营)等句子,暗指这里曾经是战场。但如今,月光慢慢移过六桥(西湖著名景点),勾起旧日愁绪。作者以"羁客"(旅人)自比,说自己像渔夫一样住在船上,用锦绣诗囊(装诗稿的袋子)换酒喝。结尾说五彩笔墨胜过音乐,表达了艺术创作带来的精神享受。

整首词在美景描写中穿插历史回忆,既有对往昔的追念,又有超然物外的洒脱。作者用西湖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审美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