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晚眺

石路盘斜磴,云岩耸翠丛。
平湖涵碧塔,远寺引疏钟。
虹影收残雨,江声带晚风。
凭栏一极目,烟水入溟濛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在江边高楼远眺的宁静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像在看一幅水墨画。

前两句写近处的山路和岩石: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斜着向上延伸,云雾缭绕的山岩上长满翠绿的树木。这里用"盘"字形容山路曲折,用"耸"字表现山势高峻,画面立刻立体起来。

中间四句是全景描写:平静的湖面倒映着碧绿的宝塔,远处寺庙传来断断续续的钟声。雨后的彩虹渐渐消失,江水的声音混合着晚风传来。诗人用"涵"字写湖水包容塔影的温柔,用"引"字让钟声有了牵引人心的力量,"收"和"带"两个动词则把自然景物写活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靠着栏杆极目远望,只见烟波浩渺,水天相接。这里的"极目"二字特别有力,把诗人想要看尽美景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溟濛"则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作画,从山路、岩石到湖光塔影,再到钟声、彩虹、江风,最后归于苍茫暮色,景物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精心选择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他面对自然时那种宁静致远的心境。特别是"虹影收残雨,江声带晚风"这两句,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还有触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