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
香留酒殢。
蝴蝶一生花里。
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
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
都是。
凄凉意。
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
形容憔悴。
料应也、孤吟山鬼。
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
但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
香留酒殢。
蝴蝶一生花里。
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
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
都是。
凄凉意。
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
形容憔悴。
料应也、孤吟山鬼。
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
但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而哀伤。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开篇的孤寂画面
"断碧分山,空帘剩月"用破碎的山色和空荡的帘影营造出冷清的氛围,暗示着人与故友被山水阻隔。"蝴蝶一生花里"是精妙的比喻——像蝴蝶困在花丛中一样,作者被困在对往事的回忆里,美丽却无法挣脱。
2. 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夜台梦语秋声碎"中的"夜台"指坟墓,作者幻想逝去的朋友(中仙)在另一个世界也会被秋声惊醒,这种跨越生死的牵挂令人动容。"词笺赋笔,便无清致"直接道出:自从友人离世,自己连写诗作词都失去了灵气。
3. 自我形象的刻画
"形容憔悴"是外在的颓唐,"孤吟山鬼"是内心的写照——像山间的鬼魂般独自吟唱。最震撼的是"黄金铸出相思泪",把无形的思念比作用黄金熔铸的泪水,既珍贵又沉重。
4. 结尾的苍凉意象
最后用柳枝枯败、蟋蟀哀鸣、芦苇昏暗的秋景收尾,这些衰败的自然景物与作者的凄凉心境完全交融,形成挥之不去的愁绪。
全词精髓:
通过破碎的山月、困住的蝴蝶、枯败的柳枝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失去挚友之人的精神世界。最打动人心的不是直白的悲痛,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作词无趣、饮酒无味,连梦里都在与亡友对话。这种思念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缝隙中,化作永恒的秋声。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