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风劲小舟可危,倩乡民道行山中三十馀里,暮宿衡岳道院

路阻横波,人来仙馆。
迷途巧借东风便。
当时九面望湘帆,谁知灵境寻常见。
楚竹烟迷,越禽声唤。
榕湖计日征尘浣。
旧游风景记分明,无因说与衡阳雁。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风浪,改走山路,最后借宿在衡山道院的经历和感受。

上片(前四句)讲的是实际经历:
1. 开头说水路被大风浪阻挡,只好改走山路来到道院。"仙馆"形容道院像仙境一样美。
2. "迷途"句用了个巧妙的比喻:虽然迷路了,但就像借了东风帮忙一样顺利到达。这里把山风比作帮助自己的东风。
3. 后两句是感慨:以前在湘江上看九面山峰觉得很神奇,没想到现在随便走走就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下片(后五句)写的是沿途风景和感受:
1. "楚竹""越禽"两句用典型景物勾勒出南方山林的特色:烟雾中的竹林,鸟儿的啼叫。
2. "榕湖"句是说算着日子,很快就能在榕湖洗去旅途的尘土,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
3.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明明记得以前游玩时的风景,却没办法告诉衡阳的大雁。这里用"衡阳雁"这个典故(传说大雁南飞到衡阳就不南飞了),表达了一种无人分享见闻的淡淡惆怅。

全词妙在:
- 把一次普通的改道经历写得很有诗意
- 用"东风""大雁"这些自然事物来表达心情
- 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那种想分享却无人可说的感觉很多人都经历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