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了经赞

欲要了,无可了。
山头月,圆又缺。
只好罢休看,夜深风露寒。

现代解析

这首《对月了经赞》用简单自然的语言,道出了人生中"放下执念"的智慧。

前两句"欲要了,无可了"直指人心——我们总想给事情画个句号,但世间很多事本来就没有真正的"了结"。就像后两句描写的月亮,看似圆满(圆又缺),其实阴晴圆缺本就是自然规律。这里用月亮的变化暗示:强求完美结局本身就是徒劳。

后两句"只好罢休看,夜深风露寒"给出了解决方案:既然强求不来,不如停下执念。但"风露寒"三字又透露出放下时的孤独感——成长往往伴随着这种清醒的凉意。

全诗妙在用最普通的意象(月亮、夜露)说透人生哲理:不强求才是真洒脱,但放下时难免会感到寂寞。这种"带着凉意的通透",正是成年人最需要的生活智慧。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