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答赵奉礼

蜀痟平日掩芳樽,星籥年凋景易奔。
天远断芦催序雁,庭空飞雪妬离鵾。
颜瓢枉乐堪忧巷,汉履犹思待诏门。
月署仙郎多丽唱,苦嗟池草久迷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的孤寂与怀才不遇的苦闷,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平日因病戒酒("蜀痟"指消渴病,需忌酒),看着星移斗转、岁月飞逝却无能为力。"天远断芦催序雁"用大雁在芦苇荡中排队南飞的画面,暗示季节更替的紧迫感;"庭空飞雪妬离鵾"则用雪花嫉妒离群孤鸟的拟人手法,突出自己的孤独。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困境:颜回穷得只有瓢饮水却依然快乐,但诗人觉得自己连这种快乐都得不到;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典故,反衬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最后两句写月光下官署里同僚们吟诗作乐,而自己像池塘边迷失的野草,长期处于失意状态。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象的自然景物(雁、雪、草)和历史典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岁末的苍凉与怀才不遇的苦闷。特别是"飞雪妬离鵾"这种反常规的想象,让寒冷天气也带上了人性化的嫉妒情绪,新颖又深刻。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