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刘子晋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归乡的祝福。
开头两句"之子真吾友,心期到古人"直接点明主题: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我们的情谊堪比古人。古人常被用来比喻真挚纯粹的友谊,这里显示出两人交情深厚。
中间四句描述了朋友来访和离别的场景:
- "慇勤来讲学"说朋友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交流学问
- "迢递远辞亲"指朋友离家已久,现在要长途跋涉回乡
- "黄卷工夫妙"称赞朋友读书用功,学问精深
- "斑衣梦想频"用"斑衣"这个典故,暗指朋友思念家中父母(古代有老莱子穿彩衣娱亲的孝道故事)
最后两句"今朝首归路,何处问知津"是送别的感慨:今天你踏上归途,这一路上不知会遇到什么困难("问知津"指问路,比喻人生路上的困惑)。既表达了对朋友旅途的关心,也暗含人生前路难测的感慨。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学问人品的赞赏,又有对其孝心的理解,还包含着对人生际遇的思考。通过送别这一日常场景,展现了古人重视友情、亲情和学问的价值观念。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