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

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
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
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
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
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
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
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
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旅中》描绘了一个长期漂泊在外、饱经风霜的旅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

1. 漂泊之苦:
诗人开篇就点明自己“久客仍流转”,长期在外漂泊,居无定所,像无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愁人独远征”,孤独和忧愁伴随着漫长的旅途,更添几分凄凉。

2. 生活窘迫:
旅途中,诗人遭遇了各种困苦:做饭的锅被人抢走,睡觉的席子也要和别人争抢。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混迹于市井之中,和贩夫走卒一起劳作。“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寒冷的夜晚只能依靠车下的杂草取暖,饥饿时只能吃些粗劣的食物充饥。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难。

3. 旅途险阻:
诗人用“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来形容旅途的艰险。脚磨破了,山路却更加险峻;船破了,风浪却更加汹涌。这些意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和无法预料的困难。

4. 身心俱疲:
长期的漂泊和困苦的生活让诗人身心俱疲。“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疾病缠身,衣物也越来越单薄,暗示着诗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

5. 感慨人生:
面对人生的起伏,诗人感到“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他无法平静地接受命运的捉弄,对人生的得失荣枯感到困惑和无奈。“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他独自静坐,悲叹先人的命运,用歌声来排解一生的劳苦。

6. 怀才不遇:
最后,诗人以“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作结,借用汉代朱买臣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朱买臣五十岁才得到重用,而诗人也年近五十,却依然无处施展才华,只能漂泊在外,前途渺茫。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不仅感叹自己的不幸,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诗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但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继续前行。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