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平望怀王载扬客都下

平望亭前落照红,十年几度系孤篷。
湖田芋熟连朝雨,水国鲈香大段风。
泊宅荒村无钓叟⑴,耕闲旧里有吟翁⑵。
六街尘土流连处,曾否吴歈入梦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船在平望亭前,看着夕阳染红天空,怀念远方友人王载扬的场景。

开头两句写景:夕阳西下,平望亭前一片红霞,诗人十年间多次独自停泊在这里。孤篷(小船)暗示漂泊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湖田的芋头熟了,连日阴雨滋润着土地;水乡的鲈鱼肥美,秋风送来阵阵香气。这些细节勾起了诗人对家乡风物的怀念。 - 可眼前只有荒凉的村落,连钓鱼的老翁都见不到;而故乡的田野间,或许还有悠闲吟诗的老人。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平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转向对友人的牵挂: - 王载扬身处繁华都市(六街),整日奔波于尘土飞扬的街道。诗人忍不住问:你在那样的地方,是否还会梦到家乡的吴地小调(吴歈)?这里既有对友人的关心,也暗含对都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乡土文化的眷恋。

全诗的精髓: 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和对比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人生况味。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