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百花洲上的清贫生活,表达了他对知交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感慨。

首联写隐士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却因常有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访而感到欣喜。这里用"长者车"的典故,暗示主人虽隐居但品德高尚,仍受人敬重。

颔联用两个历史典故:梅福是汉代隐士,伯通是东汉高士。诗人借此表明自己选择隐居是效仿古代贤人,并非逃避现实,而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颈联转入景物描写:春风吹拂洲上鲜花盛开,月夜门前柳枝轻拂。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花犹发"、"柳自疏"暗示时光流逝,为尾联的感慨埋下伏笔。

尾联笔锋一转:想起当年与好友阮籍(嗣宗)长啸抒怀的往事,如今回首令人徘徊感伤。"长啸"是魏晋名士表达情怀的方式,这里既表达对知交的怀念,也暗含对那个自由洒脱时代的追忆。

全诗通过简朴的隐居生活、清幽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一位隐士安贫乐道却又怀念故人的复杂心境。诗中"春风"、"夜月"等意象清新自然,与"梅福"、"伯通"等典故巧妙融合,在平淡中见深情,在隐居生活中寄托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