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
成连入海不复返,人间尚有雍门周。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
萧郎左卫本戎伍,能定明堂五行舞。谁怜故器抱殷遗,遽使新声写淇浦。
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沈吟。
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鼎湖龙去竟不还,自抱乌号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欲遗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听琴的诗歌,以古代的音乐文化和人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深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首句“成连入海不复返”,引用了古琴大师成连的故事,他跳海后没有再回来,暗示了古琴艺术的深远和神秘。接着提到雍门周,他是春秋时期的琴师,表达出诗人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敬仰。
“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描述了杨太常弹琴的情景,琴声感人至深,诗人仿佛看到了人们因音乐而感动流泪的场景。这种情感渲染非常生动,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这句诗提到了古代的音乐制度和文化传承。晋侯召唤音乐家的场景和杨氏宫廷失传的音乐,表达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和惋惜。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音乐的力量和变迁。“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描绘了音乐中音调的升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心情。诗人感叹音乐的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波动。
然后诗人转向现代,“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提到了唐代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宫廷音乐的盛况。“梨园既散海青死”,指的是唐代的宫廷乐团解散,暗示了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失落。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描绘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失落。诗人感叹文化传承的断裂和失落。
然后提到一些具体的乐器和人,“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这些元素代表着古代的音乐文化。诗人希望将这些传统音乐传承下去,不使它们中断。
最后,“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表达了诗人对保护传统文化、避免文化中断的呼吁。“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望,希望有一天能遇到懂得欣赏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了古今的文化元素,表达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化传承的担忧。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热烈,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