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雨花台)

长干南去,复岭平冈,似霞蔚云蒸。
正繁花撩乱,雏莺睍睆,天气新晴。
处处旗亭歌扇,游屐尽堪停。
醉倒荒坡下,微月高升。
记得南朝遗事,有云公说法,梵语风清。
看天边、片片花落石床平。
今日山空烟暝,问禅心、但草色鸦声。
举头望、天花不见,醉眼花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南京雨花台的春日美景,同时融入了历史沧桑感,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上片像一部春日风光纪录片:开篇用"霞蔚云蒸"形容山色绚烂,接着特写乱花迷眼、小莺啼叫的生动细节。雨后初晴的天气里,到处都是酒楼歌女的欢笑声,游人的木屐声随处可闻。最后镜头定格在醉卧荒坡的诗人身上,一弯新月悄悄升起——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时代南京春日特有的热闹与闲适。

下片转入历史沉思:诗人想起南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的传说(传说讲经时天降花雨,故称"雨花台")。"片片花落石床平"既写眼前落花,又暗含典故。但如今山中空寂,只有野草乌鸦,传说中的天花早已不见。结尾"醉眼花生"最妙:到底是醉眼昏花?还是领悟了禅意后看到的心灵之花?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完美交融:既有"醉倒荒坡"的洒脱快意,又有"山空烟暝"的物是人非之感。就像我们春游时,既会为美景欢呼,偶尔也会对着古迹发一会儿呆——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