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谢存之曾公学士

往居阖庐城,有客面如墨。
论文口澜翻,嗜学苦不足。
时称曾校书,秀句示珠玉。
今晨尘眼开,来赠忽先辱。
风骚穷乃工,投闲讵非福。
言音关感动,妙比韩娥哭。
此道久荒芜,名家亦时出。
五言古长城,屹若万夫筑。
何如丹凤楼,朴斲千嶂秃。
虽然皆戏剧,渺甚一毛粟。
付之两忘情,兰蕙等茨绿。
闻公会西游,顾我陋而独。
扫斋待清谈,奋麈或相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曾公学士的,主要表达了对友人学问才华的欣赏,以及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文人情谊。

开头回忆过去在阖庐城时,有位面色黝黑(可能是形容其朴实)的客人(指曾公),谈起文章来滔滔不绝,对学问的追求永不满足。当时人们称赞曾校书(曾公)的诗句像珍珠美玉般精致。

接着写今天自己睁开被尘世蒙蔽的眼睛,意外收到对方先寄来的赠诗,感到受宠若惊。诗中认为真正的文学才华往往在穷困时更显精妙,闲居生活未必不是福气。曾公的诗句感人至深,就像古代歌女韩娥的歌声能让人感动落泪。

然后感慨诗歌创作之道久已荒废,但像曾公这样的名家仍不时出现。称赞他的五言诗像坚固的长城,又像千山之中拔地而起的丹凤楼。虽然这些比喻可能有些夸张,但都体现了对友人诗才的高度评价。

最后表示要把这些赞誉看淡,就像把兰花和野草同等看待。听说曾公要西游,作者虽然自认浅陋,还是打扫书斋等待清谈,期待能像挥动拂尘那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纯粹的热爱。诗中既有对友人才华的由衷赞美,也流露出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交流的人生态度。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