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古老驿站旁的榕树,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
诗的开头点明这棵榕树生长在历史悠久的驿站旁,树根盘绕在水边。诗人用"细筋坚作骨"形容榕树气根像坚硬的骨骼,新长出的嫩叶则娇嫩如花朵,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老树新芽的生机。
中间两句用"绿处阴三亩"夸张地表现树冠的茂密,能遮蔽大片土地;而"枯边画一桠"则描写干枯的树枝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展现了枯荣并存的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感叹这棵看似普通的树何其幸运,因为无人修剪砍伐,得以自由生长。这其实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生长状态的向往。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对一棵普通榕树的观察,表达了深刻的生命感悟。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