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禅床

空山危石平如掌,云岭苔封自昔时。
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雨龙归。

现代解析

这首《石禅床》描绘了一座幽静山中的奇特石头,以及它带给人的遐想。全诗语言简练,却充满禅意和画面感。

前两句写景:空寂的山中有一块高耸的石头,表面平坦得像手掌一样。石头上长满青苔,说明它已经在这里静静存在了很久很久。这里用"云岭苔封"四个字,既写出了山的高耸入云,又通过青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后两句转入想象:诗人看着这块石头,不禁猜想它是不是曾经有僧人在这里打坐修行?每当僧人诵经时("弹舌"指诵经),是不是就会感动上天,让掌管降雨的龙王归来布雨?这里把普通的石头想象成禅床,把自然现象和佛教修行联系起来,赋予了平凡的景物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景物引发深远的联想
2. 把静止的石头写得充满生命力
3. 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自然融合
4. 最后一句的"雨龙归"让整首诗突然生动起来

诗人通过一块石头,让我们看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感受到了山中修行的意境,也体会到了时间在自然景物上留下的痕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