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孙洪九去琼山(今海南)任职时写的,同时向当地长官林碧山推荐这位朋友。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鼓励,也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洞察。
前两句夸赞孙洪九才华出众,属于破格提拔的人才("资格外"指打破常规晋升),在官场中抓住了机遇。这里"先机"二字很妙,既说朋友有能力,也暗示官场需要把握机会。
中间四句是临别赠言:先说别嫌弃琼山偏远(当时海南属于偏远地区),像你这样有才干又肯吃苦的人很少("着鞭"指策马赴任)。接着用"岭云""海岛"勾勒出赴任路途的艰险,"双舄"(官员穿的鞋子)和"一帆"的对比,既写实又带着祝福——虽然路远,但你会顺利到达。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特意提到当地长官林碧山是贤明之人,让朋友放心前去。表面是夸赞林长官,实则巧妙地为朋友铺路——既让朋友感到安心,也让收信人林碧山看到这首诗时,能对孙洪九多些关照。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份朋友间的体贴:不说虚浮的客套话,而是实实在在为对方考虑——既鼓励他不要怕吃苦,又暗中为他打点关系。这种既有现实考量又不失温情的送别,在今天看来依然让人感到温暖。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