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拟游龙井不果寄汪大舆

平生湖山邻,幽梦阻龙井。
辨才跏趺处,结思令人瘿。
毕景来北山,清樾鸣禽冷。
下见澄波生,鳞甲蹙百顷。
窈袅前林烟,相戛两峰影。
樵径横翠微,莫辨风篁岭。
遥知清泠渊,梵放相与永。
何时同君游,佳处得细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想去杭州龙井游玩却没能去成,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朋友汪大舆,表达遗憾和向往之情。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遗憾之情(前四句):
- 作者说自己一直住在西湖边,却总是梦到去不了龙井
- 想到高僧辨才(龙井历史名人)打坐的地方,心里就堵得慌
- 用"瘿"(脖子上的肿块)来形容这种郁闷,很形象

2. 眼前美景(中间八句):
- 虽然没去成龙井,但在北山看到了好风景:
- 傍晚树荫下鸟叫声显得清冷
- 山下湖水泛起鱼鳞般的波纹
- 远处山林烟雾缭绕
- 两座山峰的影子相互交错
- 长满青苔的小路横贯山间
- 连著名的风篁岭都分辨不清了
- 这些描写就像一幅水墨画,充满朦胧美

3. 邀约朋友(最后四句):
- 虽然现在只能远远想象龙井的清泉和诵经声
- 但期待将来能和好友同游
- 一起细细品味那里的美景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去不了"的遗憾写得很有诗意
- 眼前的替代风景也美不胜收
- 最后落脚到友情,显得温暖
- 用"鳞甲"、"瘿"等比喻很新颖
- 整体像在和朋友聊天,自然亲切

诗人通过这次"未完成的旅行",反而写出了对美景的加倍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