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濠梁别王原叔
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
锱铢较利害,便有太行隔。
余生性阔疏,逢人出胸膈(黄本、陈本作臆)。
一旦触骇机,四(黄本、陈本作所)向尽戈戟。
平生交游面,化为虎狼额。
谤气惨不开(黄本、陈本作烈烈),中者若病疫。
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见斥。
既出芸香署,又下金华席。
摧辱实难任,官名亦(黄本、陈本作器)非惜。
罪始职于予,时情未当隙。
今来濠水涯,日夜自羞惕。
高风激颓波,相遇过畴(黄本、陈本作平)昔。
白璧露肺肝,晴云见颜色。
乃知天壤间,自有道义伯。
明日又告行,吁嗟四海窄。
锱铢较利害,便有太行隔。
余生性阔疏,逢人出胸膈(黄本、陈本作臆)。
一旦触骇机,四(黄本、陈本作所)向尽戈戟。
平生交游面,化为虎狼额。
谤气惨不开(黄本、陈本作烈烈),中者若病疫。
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见斥。
既出芸香署,又下金华席。
摧辱实难任,官名亦(黄本、陈本作器)非惜。
罪始职于予,时情未当隙。
今来濠水涯,日夜自羞惕。
高风激颓波,相遇过畴(黄本、陈本作平)昔。
白璧露肺肝,晴云见颜色。
乃知天壤间,自有道义伯。
明日又告行,吁嗟四海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过濠梁别王原叔》,诗中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王原叔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面对世俗偏见时的无奈和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意思是说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已经不像古时候那样重视道义,很难再用古代的道德标准来评判。
接着,“锱铢较利害,便有太行隔”描述了人们在交往中过于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就会像太行山一样隔阂重重。
然后,“余生性阔疏,逢人出胸膈”表示作者自己性格豁达,遇到朋友就敞开心扉。
“一旦触骇机,四向尽戈戟”说明一旦触怒了别人,就会四面楚歌,陷入困境。
“平生交游面,化为虎狼额”表示作者曾经的友谊,因为误会和偏见而变得敌对。
“谤气惨不开,中者若病疫”描绘了恶意中伤的气氛,让人心情沉重,如同染上疾病。
“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见斥”意味着连年长的、有经验的老人也因为这些误会而受到排斥。
“既出芸香署,又下金华席。摧辱实难任,官名亦非惜”说明作者在这些困境中,已经不再看重官职和名誉。
“罪始职于予,时情未当隙”指出作者认为这些困境是由于自己的职务所引起的误会。
“今来濠水涯,日夜自羞惕”表达了作者在濠水边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
“高风激颓波,相遇过畴昔。白璧露肺肝,晴云见颜色”描绘了作者与王原叔重逢,感受到了真挚的友谊。
“乃知天壤间,自有道义伯”说明作者意识到在世界上,仍然有坚守道义的人。
最后,“明日又告行,吁嗟四海窄”表达了作者与王原叔即将分别,感叹天下虽然宽广,但真正的友谊却如此难得。
总之,这首诗通过作者与王原叔的交往经历,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真挚友谊的珍贵。诗中既有对世俗偏见的批判,也有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