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允孙公草堂二首 其一

翠藓芳成路,朱桃艳作波。
兰烟迷曲洞,花日引高萝。
向宅青山满,江园锦翼多。
春风三月里,吹绿凤池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题中允孙公草堂二首 其一》描绘了春日草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翠藓芳成路,朱桃艳作波。”
这句描绘了通往草堂的道路两旁,翠绿的苔藓散发着芬芳,红色的桃花鲜艳得犹如波光粼粼的波浪。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

2. “兰烟迷曲洞,花日引高萝。”
这里的“兰烟”指的是兰花散发出的香气,“曲洞”可能是指草地里的小洞穴或者幽深的地方。“花日”即盛开的花朵和明媚的阳光,共同引导着高高的藤蔓。这句诗描绘了兰花香气弥漫,阳光和花朵引导着藤蔓生长,呈现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景象。

3. “向宅青山满,江园锦翼多。”
“向宅”指的是诗人的住所,“青山满”意味着住所周围被青葱的山峦环绕。“江园”可能是指草堂附近的园林,“锦翼”则形象地描述了园内五彩斑斓的鸟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居所环境的清幽和园林中鸟类的繁多。

4. “春风三月里,吹绿凤池莎。”
“春风三月里”点明了时间是春天三月,春风轻轻吹拂。“凤池”可能指的是水池或池塘,“莎”是草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春风吹动水池边的草地,使草地变得绿油油的景象。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色,包括翠绿的苔藓、鲜艳的桃花、兰花的香气、明媚的阳光、高大的藤蔓、青葱的山景以及五彩斑斓的鸟类。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