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马

入门作病人,出门骑病马;
可堪贫如洗,两病都著哑。
我马不能言,主人笔代写;
所病病在饥,消瘦剩两踝。
无复霜雪蹄,迟迟行其野;
感主相怜意,垂鞭不忍打。
他人富刍粟,食多恩恐寡;
愿守主人贫,忍饥伏枥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匹病马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贫苦人与马相依为命的故事,字里行间透着辛酸与温情。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主人自己病着进门,出门却骑着同样生病的马。最扎心的是"两病都著哑"——人和马都穷得连诉苦的力气都没有。这里用"哑"字特别妙,既指真实的沉默,也暗喻底层百姓无处发声的困境。

中间八句是病马的内心独白:马儿瘦得只剩骨节,蹄子不再有力,却仍坚持慢慢走在荒野上。它感激主人舍不得鞭打自己,虽然主人穷得给不起饲料,但这种相濡以沫的情谊,比富贵人家用大量草料喂养却冷漠对待更珍贵。这里用"霜雪蹄"的比喻很生动,让人联想到骏马本该有的矫健姿态,反衬出现在的落魄。

最后四句是马儿的誓言:宁愿守着穷主人挨饿,也不愿去富人家吃得好却得不到真心。这既是动物对主人的忠诚,也暗含了"患难见真情"的人生哲理。诗人借马之口,其实是在歌颂底层人民在苦难中依然坚守的品格。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在贫困中相互体谅的温暖。马通人性,人懂马苦,这种超越物种的共情,让简单的文字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实地记录,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生活的重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