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精致而富有生活气息的闺房场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像用文字拍了一张"少女生活特写"。
前两句是环境描写:弯曲的栏杆边挂着湘妃竹做的门帘,透过帘子能清楚地看见天边细细的月牙。这里"湘竹帘"自带优雅气质,"月纤纤"既写实又带着少女看月时细腻的心思。
后两句聚焦细节:一双只有三寸长的红色绣花鞋,用金线绣着凤凰图案的尖头鞋。这双小红鞋突然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可能是少女在帘后走动时不小心露出的鞋尖,也可能是她特意展示的新鞋。"三寸"说明是古代缠足女子的鞋,"金线小凤"则透露着少女对精致美的追求。
全诗妙在"偷看"的视角:可能是外人隔着帘子隐约看见闺房里的景象,也可能是少女自己从帘内向外张望时顺便低头看见自己的新鞋。这种若隐若现的描写,既保持了大家闺秀的含蓄,又透露出青春少女的爱美之心,就像现在女孩买了新鞋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的感觉。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