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叫秦六胡的高官(大司寇)政绩出色、受到皇帝嘉奖的。全诗用典雅的比喻和景物描写,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祝福。
前两句说秦六胡在南方为官时就像一棵茂盛的棠梨树(苃棠),深受百姓爱戴(南国最怀恩),如今更有幸在京城辅佐皇帝(联班奉至尊)。这里用树木比喻官员的德政,用"联班"形容他位列朝堂的荣耀。
中间四句用典故和景物来夸赞他的才能:第三句说他的政绩像上古贤君舜帝(虞巡)的功绩一样值得画成图像流传;第四句说他出身名门却更重视实际才能(宁论于室应高门);第五句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说他的才能就像高雅的曲调让人难以企及;第六句用云梦泽的秋天气势,比喻他胸襟开阔。
最后两句写他受皇帝重用:皇帝经常关心询问(频问履),他新近得到的恩宠就像带着露珠的花朵般新鲜美好(露华温)。这里用"露华温"这个意象,既表现皇恩的温暖,又暗示受赏者品性高洁。
全诗通过树木、古贤、音乐、大泽、露珠等意象,把原本容易写得枯燥的贺官诗,变成了充满画面感的赞美诗。虽然说的是官场升迁,但着重表现的是主人公的品德才能,以及君臣相得的和谐氛围,显得高雅而不俗套。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