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墩秋月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望月思乡的场景,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用历史名人庾亮和谢安的典故,暗示诗人此刻也像古人一样在高处赏月。雨后初晴的夜晚,月亮格外明亮,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诗人独自在月光下的感受:清冷的月光照在诗人斑白的鬓发上,勾起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竹林里的萤火虫若隐若现,树枝上栖息的鸟儿被惊动,这些细微的动静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望着远方,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秋夜山间传来的笛声,更让人肝肠寸断。笛声在这里既是实写,也象征着思乡的愁绪。

全诗通过明月、秋夜、笛声等意象,将孤独、思乡、怀人的情感层层递进,最后达到情感的高潮。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思念,而是通过环境描写和细节刻画,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