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杭州孤山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孤山傍水涯,水次见梅花"直接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一座小山依偎在水边,水畔盛开着梅花。这里的"孤山"既指实际地点,也暗示了居住者远离尘嚣的孤独心境。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意象展现隐士生活:仙鹤常驻的宅院暗示主人超脱凡尘;"处士"点明主人是不做官的读书人;书房里放着佛经,说明主人潜心修行;"无梦到京华"生动表达了主人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
最后两句"倚仗双松底,前山多夕霞"是点睛之笔:老人倚着松树远眺,眼前群山沐浴在晚霞中。这个画面既真实又富有象征意义,松树代表坚贞,晚霞暗示时光流逝,整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白描,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高洁品格。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状态,让读者也能暂时远离喧嚣,感受心灵的宁静。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