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

南风之歌久绝响,生民不作声希想。
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
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
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
治世之音安以乐,斯琴当年羽衣作。
物拘星移阅几周,不图今日为君留。
袖来赠与无弦客,得之何啻如珪璧。
籀文篆古未为奇,我思古人珍秘时。
古人不可得而见,见琴如见当时面。
安得寻声问爨人,为吾一洗琴上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美好时代的怀念和对当下世道变迁的感慨。

开头说"南风之歌"这样的好音乐已经消失很久了,老百姓也听不到这样美妙的音乐了。作者认为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通过音乐能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状况。这里用古琴(丝桐)作为观察时代的窗口。

中间部分感叹世事变化太快,沧海桑田。当作者抚摸这把古琴时,想起了过去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把琴可能是当年在歌舞升平的时代制作的,经历了岁月变迁,没想到今天还能保存下来。

然后说这把琴现在送给了一个不爱弹琴的人(无弦客),但得到它的人却视如珍宝。琴上的古老文字并不稀奇,真正珍贵的是它承载的历史记忆。虽然见不到古人了,但看到这把琴就像见到了古人一样。

最后作者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找到懂琴的人,把这把琴好好清理保养,让它重现光彩。这其实暗含着作者希望恢复古代美好传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一把古琴,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怀念,对当下世道的不满,以及希望恢复传统的愿望。作者用古琴作为象征,把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